发布时间:2025-09-25 来源:
2025年3月15日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隆重开幕,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选手齐聚于此,将在未来五天的比赛中一较高下,这场规模空前的赛事不仅展现了击剑运动在我国的蓬勃发展,也为各年龄层的击剑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技艺、交流学习的平台。
清晨的阳光洒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的银色外墙上,入口处早已排起长队,身着各色击剑服、手提装备包的选手们神情专注,一些年轻选手在等待时还不忘做几个弓步练习,看台上,来自全国各地的教练、家长和击剑爱好者们早早到场,期待着比赛的开始。
上午九时,开幕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,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、中国击剑协会副主席王峻燕在致辞中表示:“击剑俱乐部联赛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、参与度最广的击剑赛事之一,为培养击剑后备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,看到这么多年轻人热爱这项运动,我们感到十分欣慰。”
本次比赛设花剑、重剑和佩剑三个剑种,根据年龄分为U10、U12、U14、U16、U19和公开组等多个组别,最小的参赛选手仅8岁,而最年长的选手已经65岁,真正体现了击剑运动“全民参与”的特点。

在U10女子花剑比赛区域,一群小女孩正在教练的指导下做热身运动,来自上海锐剑俱乐部的李雨萌虽然只有9岁,却已经有两年的训练经验。“我喜欢击剑,因为它让我感觉自己像个公主战士,”她腼腆地笑着说,手中紧握的花剑在灯光下闪闪发光。
成年组的比赛同样激烈,在男子重剑场地,来自北京锋尚击剑俱乐部的张涛以一记漂亮的进攻得分,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。“击剑不仅考验身体素质,更是智力与策略的较量,”赛后张涛表示,“每次比赛都是学习的机会,能与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交流,是非常宝贵的经历。”
赛事裁判长李华明介绍,本次比赛采用了最新的电子裁判系统和视频回放技术,确保判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。“击剑是一项非常精细的运动,胜负往往在毫厘之间,科技手段的运用帮助我们更好地保障比赛的公平性。”
南昌市体育局局长许慧敏表示,能够承办这样全国性的击剑盛会,是对南昌体育事业的肯定。“我们为赛事提供了最好的场地和后勤保障,希望所有选手都能发挥出最佳水平,同时也欢迎全国各地的击剑爱好者来南昌做客,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。”

观众席上,来自南昌本地的刘先生带着10岁的儿子前来观赛。“孩子在学校接触过击剑课,非常感兴趣,今天特意带他来感受比赛氛围,说不定下一个冠军就在这里诞生。”
击剑运动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,早在1955年就被引入中国,近年来,随着我国击剑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屡获佳绩,这项被称为“格斗中的芭蕾”的运动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,据中国击剑协会统计,目前全国注册的击剑俱乐部已超过500家,常年参与击剑训练的人数超过10万人。
本次比赛不仅是一场竞技较量,还举办了击剑文化展览、器材体验和名师讲堂等活动,让更多人了解击剑运动的历史和文化内涵,在展览区,一批珍贵的 historical图片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观看,从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的击剑比赛,到1984年栾菊杰为中国赢得首枚击剑奥运金牌,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仲满夺得男子佩剑金牌的历史瞬间,中国击剑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。
赛事组委会还特别注重青少年选手的培养,邀请了前国家击剑队主力队员董力开展技术讲座。“击剑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尊重对手、遵守规则的运动精神,”董力在讲座中表示,“希望年轻选手们能够享受比赛过程,而不仅仅是结果。”
傍晚时分,首日比赛结束,场馆内依然人头攒动,刚刚结束比赛的选手们相互握手致意,不论胜负,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收获的喜悦,明天,比赛将继续进行,各个组别的竞争将更加激烈。
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自创办以来,已经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击剑赛事之一,不仅为专业队伍选拔人才提供了渠道,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击剑运动在社会大众中的普及与发展,这次全国赛的成功举办,再次证明了击剑运动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。
随着夕阳西下,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外立面上的灯光逐渐亮起,映照着陆续走出场馆的人群,剑道上的交锋暂告段落,但每个人心中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仍在延续,这场汇聚了全国3000余名选手的击剑盛会,正在书写中国击剑运动的新篇章。